关于企业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盘查的“益”发表时间:2024-01-16 13:42 企业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盘查适应国家“三零六零”(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国家为了更好的落实“双碳”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和措施。 ·绿色园区、绿色工厂 目前展开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的等级分为省级和国家级两级评价,不同省市根据实际情况会对申报通过评价的园区、企业进行奖励,如图1为湖南地区激励政策。相关园区、企业单位自愿进行申报,申报单位需先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通过自身真实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申报的前期操作。
图1:湖南地区绿色园区、工厂激励政策
·碳资产开发 随着国内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重启,国家更新了最新一批的ccer方法学项目(如图二),随着后续交易市场的扩容提质,ccer方法学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有关企业可以利用开展自身清洁生产模式,进行节能减排,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利于企业进军全国碳市场交易,将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变现”,价格在60元/吨左右(实际价格根据市场需求量变动为准)。企业进行温室气体排放自查之后,根据ccer方法学要求编制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然后上报“平台”进行核证后,参与碳交易,进行碳资产开发。 不管是国家规定的控排企业还是其他没有被纳入控排的企业都不应该放弃对本企业碳资产的开发,国家“三零六零”的宏观政策已经出来了,所以在未来被纳入控排行业的数量和种类会越来越多,企业尽早摸清自身碳排放家底尤为重要。 图二:最新一批ccer方法学 ·CBAM碳关税 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欧美国家正在实行的碳关税政策对于国内温室气体排放比较严重的出口企业来说是不利的,不断增加的碳关税费用也将逐渐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负担,目前我国也正在逐步完善ETS(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主的碳定价机制。 企业减少碳关税的第一步就是知道企业自身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企业生产单位产品的排放量越少,在国际上的“碳竞争力”就越大。企业在摸清自身碳排放底细后,从生产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角度得出该生产产品的“碳足迹”。同过节能减排、降碳技术减少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减少企业生产排放总量,提高出口产品“碳竞争力”,减少出口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