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排放,意味着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接近零,其产生的排放量都可以从大气中被重新吸收。一家工厂运行使用的能源全部来自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其生产过程也不产生任何的温室气体排放,我们可以称之为“零碳排放”;另一家工厂消耗使用化石能源进行生产,产生温室气体排放之后,工厂通过植树造林、购买消纳绿电获取绿证或进行碳捕集等方式抵消掉已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可以称“零碳排放”。在“双碳”目标下,零碳正逐渐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全部。关于零碳的实践行动也涵盖到了国家正在执行的“碳中和”目标、重点企业的控排减排计划、个人的低碳生活等方面。接下来,我将介绍我国在零碳实践领域取得的一些成果。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能源,长久依赖化石能源是造成如今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根据测算,约90%的碳排放来自于化石能源消费,70%左右的碳排放来自于煤炭消费。
现如今,风能、潮汐能、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发电项目就是待大规模开发的“零碳能源”,国家实现“双碳”政策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提高该能源的使用比重。我国“零碳能源”类型多样,分布较为分散,虽然近几年新增装机量持续上升,甚至超过煤炭的新增装机量,但是要取代煤炭发电在我国的主导地位,还需要时间去发展。全国首个实现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务区”在济南东正式投入使用。来自山东高速集团的数据显示,项目运行后年均碳减排约3400吨,已远超建成前年均2300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了零碳运营。

“零碳交通”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为交通工具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在出行过程中温室气体零排放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零碳交通”离不开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利用风电、光电、储能和充电桩组成一个微电网,为电力驱动汽车提供清洁、高效的充电服务。“零碳交通”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对技术创新和政策的影响需求大,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速度快,其配套的风光储一体化系统也需要加快创新脚步;除此之外,还应该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绿道”网络和非机动车道规划,让居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所谓的“零碳工厂”就是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内,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生产、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二氧化碳当量(CO2e)计算,在尽可能自主减排的基础上,剩余排放量实现由核算边界外的减排项目清除,和(或)相应数量的碳信用抵消的工厂。盼盼食品作为中国休闲食品行业首个“零碳工厂”,获得国家权威认证机构深圳华测国际认证公司颁发的碳中和认证证书,从其声明证书上看,碳减排量全部来自于购买碳信用进行抵消。▲截自《零碳工厂评价规范》
目前,已经有十余个省市已经将创建“零碳工厂”写入到当地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工业生产作为碳排放大户,要在生产过程中完全实现“零碳”排放对大多数共产来说是困难的,通过政策支持,企业自主购买减排项目的碳减排量才能实现。2024月2月,昆山市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到鼓励企业开展“碳中和”实践,对经认定的“近零碳工厂”予以最高100万元奖励。“零碳家庭”概括了家庭的“衣、食、住、行、游、用”六大行为,主要以引导居民生活消费往绿色化、低碳化、节约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主要通过使用智慧节能家电,自主调节减少家庭用电量,通过购买电力驱动的代步车开展绿色出行;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实现“零碳家庭”的最主要推广方式就是屋顶光伏改造,通过将居民自建房加上光伏屋顶,满足居民自用电的同时,也能够将余电并网消纳,增加居民收入。
总的来说,我国在零碳实践中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零碳政府、零碳建筑、零碳企业、零碳园区、零碳社区等等。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在能产生良好的减排效应,能使组织单位获益的前提下,才能让这些零碳实践获得更好地推广。创新零碳实践,也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
湖南碳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设有专业的碳排放盘查小组,制定有完善的内部质量管理计划,碳排放盘查员经验丰富,具有相应的盘查资质,利用科学的计算工具能够多方位,全领域,更直观的展现企业/园区碳排放水平数据。为企业日后实现近零排放,获得各类评定做出数据支撑。为获取更多双碳资讯,欢迎您关注碳询科技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