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解近期发布的三个重要文件(全)发表时间:2024-10-08 16:13
到2025年,这个时间点是“十四五”的最后一年,《方案》和《通知》都规定了需要在这一年,进一步完善好碳排放核算体系、碳足迹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提高碳排放计量能力等目标。2025年,重点行业的碳核算、碳足迹等国家标准将实现全覆盖,加上碳排放计量技术的进步、人员计量和统计能力的提升,碳排放报告质量将会有“质”的突破。所以,2025年是“双碳”领域业务开始快速增长的一年,全国碳市场扩容和“双碳”政策支撑下,开展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报告等业务的企业将会进一步增多。 到2035年,在整个“十六五”时期内,我国已经实现“碳达峰”,所以碳排放双控制度也转变为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主。将严格按照碳达峰年的碳排放量为基准线,“十六五”及以后都要保持年碳排放总量在基准线以下,实现碳排放稳中有降。为此,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进一步强化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碳排放管控要求,产品碳足迹体系、碳标签的认证制度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推动国际互认之后,更多的企业也将投入到这方面去。 其实对于“双碳”重点行业和下一批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问题,网络上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这三份文件中,都提到了重点行业发展的问题,在要加快制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目标力,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多次被作为重点行业被提及,加上在《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中出来的关于钢铁、水泥、铝冶炼的核算模板,下一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极有可能是钢铁、有色和建材行业。 ![]() 能源低碳转型 能源低碳转型一直是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降低能耗,提能效”、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发展非化石能源等方法。以期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的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